发布时间:2023-09-15浏览次数:995
中新网迪拜12月2日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12月1日在迪拜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会上透露,中国政府准备在2025年提出到2030、2035年《巴黎协定》中国自主贡献的新目标及新举措。
“此次对话会人非常多,在座有中国的企业家,有世界各国的企业家,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就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危机讨论企业家如何行动,这非常重要。”解振华在致辞伊始表示。
解振华向大家转达了一个好消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国家最关心的是损失损害问题今年有了很大进展,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一共3亿多美金的捐资目标。
“根据公约和《巴黎协定》的要求,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现在又往前走了一步,我们希望这个基金进一步增资,发达国家要作出更大努力。会议一开始就出现了这么大的成果,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解振华说。
图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致辞。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解振华还表示,这个会议之后要求各个国家在2025年要提出2035年的自主贡献目标,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件事,准备在2025年提出到2030、2035年中国自主贡献新的目标以及新的举措,这是本次大会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解振华强调,政府提出的目标要落实,关键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企业的行动才能真正使我们向目标接近或者达到目标,所以说企业家落实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还要技术创新,这个创新就需要企业在这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只有企业家转变生产方式,把供应链真正绿色化,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解振华提到,最近中美在洛杉矶阳光之乡达成了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这个声明当中,中美要建立联合工作组,工作组的内容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最需要的几个领域:第一个是能源转型,第二个是循环经济,第三个是要建立中国和美国省州城市之间的合作,通过地方政府的合作实现各国政府的整体目标。最后一个是加强甲烷的排控合作,以上都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重点领域。
“但是大家要看到我们的声明里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落实这些行动,必须要有企业家参加,地方政府参加,智库参加。” 解振华强调。
解振华最后表示,非常愿意和国外企业家进行合作,也欢迎各位企业家能够到中国来,在中国开展合作,一起努力实现全球目标,造福子孙后代,企业家的责任是不可或缺的。
本次对话会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完)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刘文文)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获悉,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迎来两周年,运输安全保持稳定,累计发送旅客2420万人次,其中老挝段374万人次;发送货物291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600万吨,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日,“澜沧号”动车组行驶在老挝境内。 杨永全 摄
国铁集团国际部负责人介绍,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客运量质齐升,深受民众青睐。国内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51列,单日最高发送旅客8.3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2046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由开通初期的4列增至目前的10列,普速旅客列车扩编为10辆以上,单日最高发送旅客10197人次,累计发送旅客374万人次。中老铁路今年4月13日起开行国际旅客列车,实现昆明老挝当日通达,已累计发送72个国家和地区的9.5万名跨境旅客。中老铁路全线每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多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10多万人次。
上述负责人介绍,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加强货物运输组织,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的14列;拓展跨境货运产品,开行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达400列,货物运输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主要城市。
上述负责人还说,中老两国铁路部门积极与两国旅游部门合作,在昆明和万象间开通了多条旅游线路。据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统计,今年1月至9月前往老挝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240万人次,同比增长285%。中老铁路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700多种,有效带动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丁经济特区等经济园区发展,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完)